【解说】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小龙虾捕捞季,伴随着小龙虾捕捞季的来临,第五届中国·鱼台龙虾节在微山湖畔如约而至,素有“中国生态龙虾之乡”美誉的鱼台县依靠“藕虾共作”等模式吸引着众多客商前来考察参观。在此时,最忙碌的莫过于龙虾养殖户们,他们在荷塘内撑着渔船起笼捕捞,个大体净、肉嫩鲜美的小龙虾正从这里发往中国各地。与此同时,各个龙虾加工企业也正全力冲刺“618”年中购物节。整个鱼台县到处都是一片繁忙景象。
【解说】6月19日,在龙虾节举办之际,记者走进“龙虾村”孟楼村,探访当地的“龙虾故事”。年近半百的孟楼村村民沈玉行以前一直以打渔为生,后来发现养殖龙虾成本低、行情好的优势条件后,养殖小龙虾至今。
【同期】山东省鱼台县孟楼村 村民 沈玉行
我们这里临近微山湖,从小就生活在这里,老一辈就在湖里下个布(网),下个(鱼)篮。养殖龙虾在三年前就在湖里小规模养殖,当时在湖那边养殖,看着效果还可以,又过来在这边承包的地。我们养殖的这个面积360多亩。
【解说】孟楼村村民梁军与沈玉行搭档养殖龙虾多年,梁军每天除了照料龙虾以外,还将龙虾养殖池里莲藕照料的十分到位。每天凌晨将成熟的小龙虾捕捞上岸、售卖,中午查看莲蓬、莲藕生长情况,下午给龙虾喂食、清理池塘……梁军告诉记者,每当回忆起最初养殖龙虾、种植莲藕的艰苦条件时,至今仍记忆犹新。
【同期】山东省鱼台县孟楼村 村民 梁军
一开始,我几个伙计们(无论)晚上(还是)白天的把这一片池子挖好,从开始施工那天,一直到把莲藕种上用了九天的时间,当时干劲十足。从一开始到现在,就是跟(自己)小孩一样,一手把它慢慢的培养到现在。
【解说】经过梁军与沈玉行细心照料,他们养殖的小龙虾销售至北京、上海、济南等城市,收益十分可观。梁军与沈玉行的龙虾养殖故事只是孟楼村的一个缩影,孟楼村突破传统养殖龙虾的方式,促成“藕”“虾”牵手,村中1500多亩土地,约900亩实行“藕虾共作”模式,成为名副其实的“龙虾村”。
【同期】山东省鱼台县孟楼村 党支部书记 张传伍
从2018年开始改造做“藕虾共作”,“藕虾共作”这一块作为孟楼村是鱼台县最大的一个村,也是最早启动“藕虾共作”的。作为我们村来说,养虾是一块,藕是一块,劳务输出是一块,所谓劳务输出就是我们村种藕、挖藕的村民去外面,全国各地去挖藕,用咱的技术给外面挖藕去。养虾、种莲蓬这一块,再加上劳务输出,带动我们村就业的妇女一年增值2万多块钱。
【解说】正值各大电商平台年中促销季,鱼台的龙虾加工企业也全力“备战618”。随后记者又走访了一家龙虾加工企业一探究竟,在该企业内,不少工人正紧锣密鼓地将加工好的成品龙虾装盒打包。据该企业负责人梁亚伟介绍,他们5月份便开始备战购物节所需的龙虾产品,有一家网店一次性就订购了10万盒。
【同期】山东孝贤食品有限公司 负责人 梁亚伟
今年我们小龙虾的生产还是比较不错的,因为小龙虾的生产时间比较短,只有短短一个月,我们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到目前为止已经生产了将近100万盒。我们鱼台龙虾的品质比较好,所以说复购率是比较高的。
【解说】据介绍,鱼台县深耕生态种养模式,“稻虾共作”“藕虾共作”面积突破15万亩,年产优质龙虾3万余吨,龙虾产业年产值突破25亿元。
(杨飞 山东鱼台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