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养殖技术首页 养殖技术分类 切换频道

小龙虾养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疾病及防治措施

2019-09-11 15:283680佚名网友投稿

1白斑病

白斑病是一种病毒病,爆发情况和水体温度、水质情况及虾的体质有直接关系。一般爆发时间为5、6月份。可通过经常加注新水降低水温,用水质改良剂调节水质及通过内服微量元素增强体质或降低养殖密度来预防。目前没有较好的治疗方案。


2软壳病

病因:体内缺钙,另外,光照不足、pH值长期偏低,池底淤泥过厚、虾苗密度过大、长期投喂单一饵料也可导致本病。

症状:虾壳软薄、体色不红、活动力差、觅食不旺、生长缓慢、协调能力差。

预防:(1)冬季清淤;(2)用生石灰清塘,放苗后每20天用25毫克/升生石灰泼洒;(3)控制放养密度;(4)池内水草面积不超过池塘面积30%;(5)投饵多样化,适当增加含钙饵料。


3烂壳病

病因:由假单胞菌、气单胞菌、黏细菌、弧菌或黄杆菌感染所致。

症状:病虾壳上有明显溃烂斑点,斑点呈灰白色,严重溃烂时呈黑色,斑点下陷,出现空洞,最后导致内部感染,甚至死亡。

预防:(1)运输投苗时操作要细致,伤残不入池,苗种下塘前用3%食盐水消毒5分钟;(2)平时操作小心,尽量不伤苗;(3)保持池水清洁;(4)投饵充足;(5)每15~20天用25毫克/升生石灰化水全池泼洒。


4黑鳃病

病因:虾鳃受真菌感染所致。

症状:鳃部由肉色变为褐色或深褐色,直至变黑,鳃组织萎缩坏死。患病的幼虾活动无力,多数在池底缓慢爬行,停食。患病的成虾常浮出水面或依附水草露出水外,不进洞穴,行动缓慢,最后因呼吸困难而死。

预防:(1)更换池水,及时清除残饵和池内腐败物;(2)用25毫克/升生石灰,定期消毒水体;(3)经常投喂青绿饲料;(4)在成虾养殖中后期,在池内放些蟾蜍。


5纤毛虫病

病因:由纤毛虫寄生所致,主要寄生种类包括聚缩虫、钟形虫、单缩虫和累枝虫等。

症状:体表、附肢、鳃上附着污物,虾体表面覆盖一层白色絮状物,致使小龙虾活动力减弱,食欲减退。

预防:(1)保持池水清新;(2)清除池内污物;(3)冬季清淤。


6螯虾瘟疫病

病因:由真菌引起。

症状:病虾体表有黄色或褐色斑点,在附肢和腿炳基部可发现真菌的丝状体。病虾呆滞,活动减弱或活动不正常,严重时会造成病虾大量死亡。

预防:(1)保持水体清新,维持正常水色和透明度;(2)适当控制放养密度;(3)冬季清淤;(4)平时注意消毒。


7烂尾病

病因:小龙虾受伤、相互残食或被几丁质分解细菌感染。

症状:感染初期病虾尾部有小疮,边缘溃烂、坏死或残缺不全,随着病情恶化,溃烂由边缘向中间发展,严重感染时,病虾整个尾部溃烂掉落。

预防:(1)运输和投放虾苗虾种时,不要堆压和损伤虾体;(2)养殖期间饵料要投足、投匀。


8出血病

病因:由产气单胞菌引起。

症状:病虾体表布满了大小不一的出血斑点,特别是附肢和腹部较为明显,肛门红肿,不久死亡。

预防:(1)保持水体清新,维持正常水色和透明度;(2)冬季清淤;(3)平时注意消毒。


9水霉病

病因:由水霉菌感染所致。

症状:病虾体表附生一种灰白色、棉絮状菌丝,患病的虾一般很少活动,不觅食,不进入洞穴。

预防:(1)当水温上升至15℃以上时,每15天用25毫克/升生石灰化水全池泼洒;(2)割去过旺水草,增加日照;(3)杜绝伤残虾苗入池,长了水霉死鱼不能作饲料;(4)每立方米水体按2克五倍子煎汁,稀释后泼洒全池。


10蜕壳不遂

病因:生长的水体缺乏某种元素。

症状:病虾在其头胸部与腹部交界处出现裂痕,全身发黑。

预防:(1)每15~20天用25毫克/升生石灰化水全池泼洒;(2)每月用过磷酸钙1~2毫克/升化水全池泼洒。

治疗:(1)饲料中拌入1‰~2‰蜕壳素;(2)饲料中拌入骨粉、蛋壳粉等增加饲料中钙质。


11水肿病

病因:小龙虾腹部受伤后感染嗜水气单胞菌。

症状:病虾头胸内水肿,呈透明状。病虾匍匐池边草丛中,不吃不动,最后在池边浅水滩死亡。

防治:在生产操作中,尽量减少小龙虾受伤。


12冻伤病

病因:在水温低于4℃时,虾将会冻伤。

症状:龙虾冻伤时,头胸甲明显肿大,腹部肌肉出现白斑,随着病情加重,白斑也由小而大,最后扩展到整个躯体。病虾初呈休克状态,平卧或侧卧在潜水草丛里。严重时,出现麻痹、僵直等症状,不久死亡。

防治:(1)早冬期,当水温降到10℃以下,应加深水位;(2)在越冬期间,可在池中投有机肥或稻草,促使水底微生物发酵,提高水温;(3)在秋冬季,注意多投含脂肪性饵料,如豆饼、花生饼、菜籽饼等。


13痉挛病

病因:在高温季节,由于经常捕捞,成虾受惊吓造成。

症状:主要症状是成虾腹部弯曲,严重的个体头胸部以下至尾部明显僵硬,并侧卧在水底不动,捕上后长时间不能恢复正常,轻者虽能做短暂划动,可身体呈驼背形,伸展不开,还有的病虾腹部变白,但不透明。

防治:(1)在高温季节尽量避免捕捞;(2)生产中要经常换新水,提高水位,改善水质;(3)发病后,要及时加注新水,连续5天。


14畸形病

病因:池水中重金属盐类过多和某种营养元素缺乏造成。

症状:病虾身体弯曲,有的尾部弯曲,有的尾部萎缩,有的附肢上刚毛变弯,甚至残缺不全。幼体趋光性较差,活动无力,多数沉入水底,蜕壳十分困难。

防治:(1)加强饲养管理,多喂含钙、磷及营养丰富的饲料;(2)亲虾在抱卵孵化时,控制水温22~25℃为宜,同时要严格禁止重金属盐入池,如锌、铜、铬等,保持池水清洁无污染。


15泛池

病因:主要是池水缺氧。

症状:池虾在缺氧时,烦躁不安,到处乱窜,有时成群爬到岸边草丛中不动,还有的爬上岸,如离开池水时间长了导致死亡。

防治:(1)冬闲期间,要及时清除过多淤泥,冻晒池底;(2)使用已经发酵的有机肥,控制水质过浓;(3)控制虾种放养密度;(4)常加新水,保持池水清爽。


小龙虾的病害都与养殖池塘或稻田的底质、水质有关,因此,在养殖过程中,坚持每10天进行改底和解水,长期保持地质和水质清新,为小龙虾营造优良的生态环境,既能减少小龙虾病害的发生,又能促进小龙虾生长。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白杨树叶是小龙虾的“杀手”
白杨树叶是大多数人都很熟悉的常见树种,它的叶子长而尖,形状呈椭圆形,因为白杨树的落叶时间早,所以经常被用来作为春天的象征。但是,你可能不知道,白杨树叶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危害,它们会

0评论2023-06-05319

“5月魔咒”即将到来,为什么5月小龙虾比较容易遭病害?
每年到5月份,不少小龙虾养殖户这颗心就要悬起来,这个时期是小龙虾发病的高峰期,“5月魔咒”的威名由此而来,在小龙虾养殖领域内很多人都知道,甚至不少养殖户都领教过。当然了,对于这一特殊

0评论2023-05-02316

小龙虾五月瘟如何防控
5月份来临之际,很多人养虾户最怕的就是 “五月瘟”,一旦出现,危害极大、损失极重。主要表现:死率强,一旦发病,很有可能全军覆没。传播迅勐,一周内全池龙虾均可感染。致病因子多,池塘水草

0评论2023-04-181423

小龙虾养殖前期用药情况的6大误区
在养殖小龙虾的过程中,难免会因为各种情况而去使用到一些药物,而在这一过程中,很多养殖户在使用的时候往往会陷入一些误区!【误区一】盲目跟风,人防我防;很多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虽然有比较

0评论2023-03-29289

小龙虾的疾病要提倡以防为主
“以防为主,防重于治”,是防治小龙虾养殖疾病的基本方针。强调疾病的预防,对人工养殖小龙虾特别重要。1、因为小龙虾疾病的发生初期难以被及时发现,当患病后的小龙虾被龙虾养殖者发现时,往

0评论2023-03-13287

龙虾为什么要掰断自己的腿(龙虾为何会掰断自己的腿)
龙虾是一种具备独特魅力的水生动物,其在水生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龙虾掰断自己的腿的现象,那么龙虾为什么要掰断自己的腿呢?一、龙虾腿部结构的特殊结构龙虾

0评论2023-02-08426

小龙虾蜕壳顶壳伤亡90%的原因
螃蟹蜕壳再重新形成新壳需要大量的能量,蜕壳后的螃蟹又是最弱小的时候,就像我们女同志生孩子一样,是一个艰难的生理蜕壳活动。从老壳里蜕出来,再重新生成新

0评论2022-11-25308

刚放养的龙虾苗为什么老是死亡?是正常现象吗?有解决办法吗?
刚入塘的龙虾,除去运输途中的死亡,入塘以后出现少量死虾是正常的,只要一周累计不超过投放量的10%,基本上属于正常现象。刚入塘一周内死亡,主要由以下几方面引起:(1)小龙虾苗体质较差,尤

0评论2022-10-24386

如何预防小龙虾产区出现大面积死亡
现在的温度逐步的上升,小龙虾本身也处于一个快速生长的时节,实则一切平和,但其实暗部波涛汹涌、隐患无穷!结合五月份对全国众多的小龙虾养殖户的回访,笔者发现今年的情况仍不容乐观,多地持

0评论2022-09-29296

小龙虾“五月瘟”发病弧菌病害的防控措施
小龙虾养殖进入五月,一项重要的管理就要及时的提上日程了,温度上升的很快,加之池塘的底质环境、以及水草(伊乐藻的不耐高温)的老化,众多环境的变化将造成一个共同的结果就是——弧菌爆发!

0评论2022-09-2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