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养殖技术首页 养殖技术分类 切换频道

【罗氏沼虾专题】罗氏沼虾“滴星病”(拉网综合症)的防治方法

2019-08-16 08:4121810佚名网友投稿

虾

  罗氏沼虾被称淡水虾王,是目前国内虾类养殖主要品种之一,其规格大、可食性高、味道鲜美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据《中国渔业年鉴》显示,2017年罗氏沼虾产量达到13.7万吨,其中约50%来源江苏,30%来源广东。但近年来江苏产量受到严重制约,除了养成“铁虾”外还和“滴星病”的暴发关系密切。“滴星病”被养殖户称为“肥瘟”,也有专家称之为“拉网综合症”,主要表现为高温拉网后造成大量死亡,严重损害养殖效益。本文讲述该病的流行情况、病因分析,提出几点防治措施,供大家参考。

  一、症 状

  拉网后沼虾摄食减慢,有游塘、趴边现象,之后这些游动缓慢的病虾就开始出现死亡,死亡病虾有附肢、胸肢折断现象,有的死虾鳃上有蓝藻,解剖肝胰脏发黄、肿大或糜烂。

  二、流行情况

  在江苏高邮部分地区4月下旬的大棚养殖后期就陆续开始发生“滴星病”,当放到大塘养殖后“滴星病”开始消失。第二阶段也是死亡率、发病率最高的阶段,发病高峰期是7月上旬到10月整个轮捕阶段,高温期尤为严重,拉网第二天就开始大量死亡,发病死亡的虾以大规格、软壳虾为主。

  三、病因分析

  1、拉网过程需要挑虾,对虾应激大且很可能造成机械损伤,此外池塘的虾高密度集中在围网里时,极易引起局部缺氧,从而诱发死亡;

  2、拉网造成底层脏物质进入水体,水环境变差,水质浑浊,水中有机质多,沼虾鳃上易附着大量藻类和杂质,引起缺氧死亡;

  3、前期为了尽快上市,加料猛且都是高蛋白饲料或螺蛳肉加小黄鱼,营养过剩对肝胰脏负担大,体质较弱,拉网后诱发死亡。

  四、防治方法

  在广东珠三角部分养殖区域的罗氏沼虾很少发生“滴星病”,这和当地的养殖模式密切相关。珠海斗门种草养罗氏沼虾模式水体净化能力强,病害少,且产量较高,全程刮虾两次,第一次刮走大部分虾或一次性卖虾。对比两个地方模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1、增氧能力不同。广东地区精养罗氏沼虾增氧高的可达到1kW/亩,少部分养殖户还会使用底管增氧,这可有效缓解后期缺氧。但是江苏目前大部分还是肥水养殖,增氧能力弱,即使有安装增氧机也很少开动。

  2、投喂的饲料蛋白不同。广东投喂的是南美白对虾饲料或者罗氏沼虾饲料,蛋白含量30%-38%,而江苏养殖投喂罗氏沼虾饲料,蛋白含量40%-45%。蛋白含量越高对虾的肝胰脏负担越大,没有被摄食的饲料沉底也严重污染底质,这既降低罗氏沼虾的体质又污染水质,给病原菌可乘之机。

  3、密度不同。珠海养殖罗氏沼虾密度约2-3万尾/亩(冬棚约5万尾/亩),江苏高邮地区养殖罗氏沼虾密度8-12万尾/亩。密度不同,水体增氧能力和净化能力无法满足池塘的物质和能量循环,后期底质水质污染严重,管理难度加大,也是暴发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4、是否种草。罗氏沼虾是底栖动物,种草可以为其提供隐藏空间,在蜕壳时还可以减少互残的危害,又可以净化水质,减少水质污染。

  5、吃料时间不同。罗氏沼虾吃料很慢,广东养殖水平好的养殖户,吃料时间一般控制在3小时内,防止剩料败坏水质,遇到天气差、水质不好的时候减少投喂,但高发“滴星病”的池塘一般较少控制喂料时间,都是让其自行摄食。

  终上所述,改进养殖模式是预防“滴星病”最有效的手段,但是改变一个养殖模式不容易,如何在不改变养殖模式的前提下防治“滴星病”呢?

  1、提高池塘溶氧。增加机械增氧,高温期常开增氧机,养殖后期药物辅助增氧。中后期定期7天使用“底居安”或者“福地安”改底。拉网前一天使用“速解安+激活”,夜间使用“氧速保”挂瓶,改底增氧,减少拉网导致的缺氧死亡。

  2、合理投喂。拉网前后减料或投喂低蛋白饲料,搭配内服“超维C+肝胆易康”,减轻肝脏负担,增强沼虾体质;控制吃料时间,投喂的饲料应最好在3个小时内吃完;拉网后外泼“营养快线+活力钙”,提高抗应激能力,使用“新威灭”消毒水体。

  3、减少密度。池塘虽然是轮捕,但是轮捕后池塘密度相对还是较高,容易缺氧且造成饵料系数高,规格小,成活率低,发病率高。若按亩产1000斤,规格50尾/斤,放苗10万尾计算,成活率仅只有50%,因此尝试将密度控制在7万尾/亩以内,可能可以有效降低饵料系数,减少成本,降低发病率。

  4、拉网避开蜕壳期。蜕壳期间沼虾体质弱,蜕壳需要躲避敌害且容易受到应激,拉网后容易造成蜕壳不遂引起死亡。

  5、发病后及时转低蛋白饲料(低于40%)或投喂粗饲料,外泼“肤友康+新威灭”的同时重视增氧调水。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白杨树叶是小龙虾的“杀手”
白杨树叶是大多数人都很熟悉的常见树种,它的叶子长而尖,形状呈椭圆形,因为白杨树的落叶时间早,所以经常被用来作为春天的象征。但是,你可能不知道,白杨树叶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危害,它们会

0评论2023-06-05317

“5月魔咒”即将到来,为什么5月小龙虾比较容易遭病害?
每年到5月份,不少小龙虾养殖户这颗心就要悬起来,这个时期是小龙虾发病的高峰期,“5月魔咒”的威名由此而来,在小龙虾养殖领域内很多人都知道,甚至不少养殖户都领教过。当然了,对于这一特殊

0评论2023-05-02314

小龙虾五月瘟如何防控
5月份来临之际,很多人养虾户最怕的就是 “五月瘟”,一旦出现,危害极大、损失极重。主要表现:死率强,一旦发病,很有可能全军覆没。传播迅勐,一周内全池龙虾均可感染。致病因子多,池塘水草

0评论2023-04-181421

小龙虾养殖前期用药情况的6大误区
在养殖小龙虾的过程中,难免会因为各种情况而去使用到一些药物,而在这一过程中,很多养殖户在使用的时候往往会陷入一些误区!【误区一】盲目跟风,人防我防;很多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虽然有比较

0评论2023-03-29287

小龙虾的疾病要提倡以防为主
“以防为主,防重于治”,是防治小龙虾养殖疾病的基本方针。强调疾病的预防,对人工养殖小龙虾特别重要。1、因为小龙虾疾病的发生初期难以被及时发现,当患病后的小龙虾被龙虾养殖者发现时,往

0评论2023-03-13285

龙虾为什么要掰断自己的腿(龙虾为何会掰断自己的腿)
龙虾是一种具备独特魅力的水生动物,其在水生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龙虾掰断自己的腿的现象,那么龙虾为什么要掰断自己的腿呢?一、龙虾腿部结构的特殊结构龙虾

0评论2023-02-08422

小龙虾蜕壳顶壳伤亡90%的原因
螃蟹蜕壳再重新形成新壳需要大量的能量,蜕壳后的螃蟹又是最弱小的时候,就像我们女同志生孩子一样,是一个艰难的生理蜕壳活动。从老壳里蜕出来,再重新生成新

0评论2022-11-25307

刚放养的龙虾苗为什么老是死亡?是正常现象吗?有解决办法吗?
刚入塘的龙虾,除去运输途中的死亡,入塘以后出现少量死虾是正常的,只要一周累计不超过投放量的10%,基本上属于正常现象。刚入塘一周内死亡,主要由以下几方面引起:(1)小龙虾苗体质较差,尤

0评论2022-10-24385

如何预防小龙虾产区出现大面积死亡
现在的温度逐步的上升,小龙虾本身也处于一个快速生长的时节,实则一切平和,但其实暗部波涛汹涌、隐患无穷!结合五月份对全国众多的小龙虾养殖户的回访,笔者发现今年的情况仍不容乐观,多地持

0评论2022-09-29295

小龙虾“五月瘟”发病弧菌病害的防控措施
小龙虾养殖进入五月,一项重要的管理就要及时的提上日程了,温度上升的很快,加之池塘的底质环境、以及水草(伊乐藻的不耐高温)的老化,众多环境的变化将造成一个共同的结果就是——弧菌爆发!

0评论2022-09-2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