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养殖技术首页 养殖技术分类 切换频道

详解小龙虾十四种常见疾病及其防治方法

2019-11-04 20:077150网友投稿


8、水霉病

病因:由水霉菌感染所致。

症状:病虾体表附生一种灰白色、棉絮状菌丝,患病的虾一般很少活动,不觅食,不进入洞穴。

预防:


(1)当水温上升至15℃以上时,每15天用25克/立方米生石灰化水全池泼洒。

(2)割去过旺水草,增加日照。

(3)杜绝伤残虾苗入池,长了水霉死鱼不能作饲料。

(4)每立方米水体按2克五倍子煎汁,稀释后泼洒全池。

治疗:

(1)40克/立方米食盐、35克/立方米小苏打,配成合剂全池泼洒。每天1次,连用2天,如效果不明显,换水后再用药1~2天。

(2)用二氧化氯全池泼洒1~2次,两次用药应间隔36小时。

(3)1克/立方米漂白粉全池泼洒,每天1次,连用3天。

(4)每亩1米水深用干烟杆10公斤,食盐5~7.5公斤,混合熬成水汁25~30公斤,连泼2~3次。

9、蜕壳不遂

病因:生长的水体缺乏某种元素。

症状:病虾在其头胸部与腹部交界处出现裂痕,全身发黑。

预防:

(1)每15~20天用25克/立方米生石灰化水全池泼洒。

(2)每月用过磷酸钙1~2克/立方米化水全池泼洒。

治疗:

(1)饲料中拌入1‰~2‰蜕壳素。

(2)饲料中拌入骨粉、蛋壳粉等增加饲料中钙质。

10、水肿病

病因:小龙虾腹部受伤后感染嗜水气单胞菌。

症状:病虾头胸内水肿,呈透明状。病虾匍匐池边草丛中,不吃不动,最后在池边浅水滩死亡。

防治:

在生产操作中,尽量减少小龙虾受伤。

11、冻伤病

病因:在水温低于4℃时,虾将会冻伤。

症状:龙虾冻伤时,头胸甲明显肿大,腹部肌肉出现白斑,随着病情加重,白斑也由小而大,最后扩展到整个躯体。病虾初呈休克状态,平卧或侧卧在潜水草丛里。严重时,出现麻痹、僵直等症状,不久死亡。

防治:

(1)早冬期,当水温降到10℃以下,应加深水位。

(2)在越冬期间,可在池中投有机肥或稻草,促使水底微生物发酵,提高水温。

(3)在秋冬季,注意多投含脂肪性饵料,如豆饼、花生饼、菜籽饼等。

12、痉挛病

病因:在高温季节,由于经常捕捞,成虾受惊吓造成。

症状:主要症状是成虾腹部弯曲,严重的个体头胸部以下至尾部明显僵硬,并侧卧在水底不动,捕上后长时间不能恢复正常,轻者虽能做短暂划动,可身体呈驼背形,伸展不开,还有的病虾腹部变白,但不透明。

防治:

(1)在高温季节尽量避免捕捞。

(2)生产中要经常换新水,提高水位,改善水质。

(3)发病后,要及时加注新水,连续5天。

13、畸形病

病因:池水中重金属盐类过多和某种营养元素缺乏造成。

症状:病虾身体弯曲,有的尾部弯曲,有的尾部萎缩,有的附肢上刚毛变弯,甚至残缺不全。幼体趋光性较差,活动无力,多数沉入水底,蜕壳十分困难。

防治:

(1)加强饲养管理,多喂含钙、磷及营养丰富的饲料。

(2)亲虾在抱卵孵化时,控制水温22~25℃为宜,同时要严格禁止重金属盐入池,如锌、铜、铬等,保持池水清洁无污染。

14、泛池

病因:主要是池水缺氧。

症状:池虾在缺氧时,烦躁不安,到处乱窜,有时成群爬到岸边草丛中不动,还有的爬上岸,如离开池水时间长了导致死亡。

防治:

(1)冬闲期间,要及时清除过多淤泥,冻晒池底。

(2)使用已经发酵的有机肥,控制水质过浓。

(3)控制虾种放养密度。

(4)常加新水,保持池水清爽。

治疗:

(1)如发现虾不安,应立即开动增氧机,加注新水,但不能直接冲入,最好是喷洒落入水面。

(2)池水浑浊,每亩用明矾2~3公斤化水全池泼洒。

(3)每亩水深1米水体用石膏粉2~4公斤,溶水后全池均匀泼洒。

(4)每亩水深1米水体用5公斤黄泥加水制成煳状,全池均匀泼洒。

(5)每亩水深1米水体用生石灰和人尿各5公斤,加水全池泼洒。

(7)每亩水深1米水体用3~4克/立方米过氧化钙,溶水后遍洒全池。

« 上一页 2/2 下一页 »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程辉辉:疾病诊断流程操作方法及常见疾病防治建议
小龙虾疾病诊断流程和常见疾病的判断及防治建议

0评论2024-01-16184

虾病常见疾病及病因及防治措施
全球品牌畜牧网讯:由于虾病传染源复杂和多样,传染快,来势猛,一旦爆发治疗难度大。因此,对待虾病应立足于“无病先防,有病早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十六字方针。要在清除传染源

0评论2023-08-12178

小龙虾常见疾病处理
1、软壳病病因:体内缺钙,另外,光照不足、pH值长期偏低,池底淤泥过厚、虾苗密度过大、长期投喂单一饵料也可导致本病。症状:虾壳软薄、体色不红、活动力差、觅食不旺、生长缓慢、协调能力差。 预防:(

0评论2020-10-29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