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居安”使用成功案例分享
案例一:控制病情,减少损失
石垸村一池塘,面积8亩,水深1.5米,主养鮰鱼,存塘鱼种2000多斤,约2万尾,2017年4月暴发败血症,高峰期死鱼1000多尾,已经发病3天,因发病严重,不能随便使用药物,以免加重病情,所以使用“氧速保”+“底居安”调水改底为主,连续使用三天,死鱼降至几十尾,后逐渐降低至几尾。
总结:“氧速保”+“底居安”不单是调水改底,其改善水体环境的同时,本身其就能代替常规消毒剂,因其主要成分为“双氧水”,具有氧化杀菌作用,同时也是医院常用的清洗伤口和消毒杀菌药物,所以它刺激性小,无副作用,能有效的控制病害。
案例二:高温虾蟹塘“烂草”+“水浓”案例分析及处理
排湖一池塘,面积10亩,主养河蟹,水深1.2米,一台3kW的叶轮式增氧机。
7月25日,水质呈现浓黑色,显微镜检查大量隐藻和裸甲藻。用常规测试盒检测氨氮不能检出、亚硝酸盐0.05mg/L,pH值8.0。
客户反映前段时间因为水草全部沉底,开始腐烂,烂草早晚浮降,水质就开始发黑。
此时正值“三伏”天气,持续高温,水温38℃,近期河蟹天黑开始上岸,较为严重。
7月26日,白天使用“底居安”2kg,夜晚撒“底加氧”2kg,白天开增氧机5小时,晚上天黑开始增氧。
7月27日,水色变化不大,河蟹仍然上岸,继续使用同等剂量“底居安”+“底加氧”,增氧机保持常开。
7月28日,反映河蟹上岸情况稍有好转,继续使用“底居安”+“底加氧”。
7月29日,同上,7月30日同上,7月31日才反映河蟹上岸情况得到缓解,只有少量上岸河蟹,水色逐渐转淡。
总结:由于连续高温,一台3kW叶轮增氧机解决不了连续高温池塘环境恶化缺氧的问题,只能通过改底增氧药物配合增氧机缓解河蟹缺氧上岸现象,高温、烂草、水浅、水体富营养化都给河蟹养殖带来较大的困难,此时,应该提前加深水位1.8米以上,既能适当控温,又能减少烂鳃、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同时,应该增配增氧机提高增氧能力。
案例三:谢师傅,稻田养虾,池塘面积8亩,水深0.8米。5月8日去看池塘,水草腐烂严重,池塘水质长期稳定,下雨后水浑,建议当天“碧水安”解毒调水,“底居安”改底分解有机质,客户接受。5月10日回访,池塘水色肥爽,客户满意,建议捞出腐烂水草,补水花生草,定期解毒改底稳定水质。
白杨树叶是小龙虾的“杀手”
白杨树叶是大多数人都很熟悉的常见树种,它的叶子长而尖,形状呈椭圆形,因为白杨树的落叶时间早,所以经常被用来作为春天的象征。但是,你可能不知道,白杨树叶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危害,它们会
0评论2023-06-05317
“5月魔咒”即将到来,为什么5月小龙虾比较容易遭病害?
每年到5月份,不少小龙虾养殖户这颗心就要悬起来,这个时期是小龙虾发病的高峰期,“5月魔咒”的威名由此而来,在小龙虾养殖领域内很多人都知道,甚至不少养殖户都领教过。当然了,对于这一特殊
0评论2023-05-02314
小龙虾五月瘟如何防控
5月份来临之际,很多人养虾户最怕的就是 “五月瘟”,一旦出现,危害极大、损失极重。主要表现:死率强,一旦发病,很有可能全军覆没。传播迅勐,一周内全池龙虾均可感染。致病因子多,池塘水草
0评论2023-04-181421
小龙虾养殖前期用药情况的6大误区
在养殖小龙虾的过程中,难免会因为各种情况而去使用到一些药物,而在这一过程中,很多养殖户在使用的时候往往会陷入一些误区!【误区一】盲目跟风,人防我防;很多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虽然有比较
0评论2023-03-29287
小龙虾的疾病要提倡以防为主
“以防为主,防重于治”,是防治小龙虾养殖疾病的基本方针。强调疾病的预防,对人工养殖小龙虾特别重要。1、因为小龙虾疾病的发生初期难以被及时发现,当患病后的小龙虾被龙虾养殖者发现时,往
0评论2023-03-13285
龙虾为什么要掰断自己的腿(龙虾为何会掰断自己的腿)
龙虾是一种具备独特魅力的水生动物,其在水生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龙虾掰断自己的腿的现象,那么龙虾为什么要掰断自己的腿呢?一、龙虾腿部结构的特殊结构龙虾
0评论2023-02-08422
小龙虾蜕壳顶壳伤亡90%的原因
螃蟹蜕壳再重新形成新壳需要大量的能量,蜕壳后的螃蟹又是最弱小的时候,就像我们女同志生孩子一样,是一个艰难的生理蜕壳活动。从老壳里蜕出来,再重新生成新
0评论2022-11-25307
如何预防小龙虾产区出现大面积死亡
现在的温度逐步的上升,小龙虾本身也处于一个快速生长的时节,实则一切平和,但其实暗部波涛汹涌、隐患无穷!结合五月份对全国众多的小龙虾养殖户的回访,笔者发现今年的情况仍不容乐观,多地持
0评论2022-09-29295
小龙虾“五月瘟”发病弧菌病害的防控措施
小龙虾养殖进入五月,一项重要的管理就要及时的提上日程了,温度上升的很快,加之池塘的底质环境、以及水草(伊乐藻的不耐高温)的老化,众多环境的变化将造成一个共同的结果就是——弧菌爆发!
0评论2022-09-2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