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连续多年在湖北洪湖、潜江、监利、石首、公安、黄梅、松滋、钟祥、浠水、赤壁等地采集患病小龙虾样本,采用PCR技术进行病毒的分子检测,诊断结果均为白斑综合症病毒感染所致。从湖北省10个养殖区域采集的小龙虾样本均检测出白斑综合症病毒,将一部分阳性组织样本进行电子显微镜观察,在小龙虾鳃组织中可以观察到病毒粒子。
三、防控措施
小龙虾白斑综合症流行范围大,传染性强,可导致小龙虾大量死亡。笔者根据近年针对小龙虾白斑综合症的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诊断以及防控实践中积累的数据和经验,将小龙虾白斑综合症的防控措施总结如下。
1、苗种质量
苗种是养殖好小龙虾的基础和关键,选择优质的种苗可从源头上控制小龙虾疾病的发生和传播。由于小龙虾苗种的规模化生产依旧存在困难,养殖户的苗种来源复杂,苗种质量难以保证,苗种携带病毒现象十分普遍。因此建议引种时最好对苗种进行WSSV检测,确保投放的苗种不携带WSSV病毒。
2、保持养殖环境稳定
水草不仅是小龙虾的天然饵料,又是小龙虾栖息蜕壳的场所,且对保持水温、遮蔽光照、改善水环境有重要作用。在养殖小龙虾池塘中种植小龙虾喜食的水生植物,如伊乐藻、苦草、轮叶黑藻等,有利于养殖小龙虾的健康生长与保持较强抵抗力。此外定期泼洒生石灰,改善水质和底质,或定期泼洒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等微生态制剂,调节池塘微生态环境,对于小龙虾的健康养殖十分重要。
3、防止水温剧烈变化
根据季节不同,适当调整养殖池塘水深,防止春末夏初水温剧烈变化而引起小龙虾产生温度应激,导致病害发生。有些养殖户在开春时为了增加投喂量、促进小龙虾快速增长,通常保持较低水位让水温快速上升,以便达到提高投喂率的目的,但这种方式的缺点是水温昼夜变化大、水温随天气变化大,极有可能因温度剧烈变化诱导虾体产生温度应激而导致小龙虾抵抗力下降,此时体内病毒大量增殖而导致疾病发生。建议开春后开始投喂时的水位以0.5——0.8米为宜,5——6月维持水位0.8——1.0米,7——8月高温期适当提升水位至1.2米左右为宜。此外,有条件的养殖户或企业,可在温度显着变化季节,持续跟踪检测小龙虾体内病毒量,适时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可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
白杨树叶是小龙虾的“杀手”
白杨树叶是大多数人都很熟悉的常见树种,它的叶子长而尖,形状呈椭圆形,因为白杨树的落叶时间早,所以经常被用来作为春天的象征。但是,你可能不知道,白杨树叶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危害,它们会
0评论2023-06-05318
“5月魔咒”即将到来,为什么5月小龙虾比较容易遭病害?
每年到5月份,不少小龙虾养殖户这颗心就要悬起来,这个时期是小龙虾发病的高峰期,“5月魔咒”的威名由此而来,在小龙虾养殖领域内很多人都知道,甚至不少养殖户都领教过。当然了,对于这一特殊
0评论2023-05-02314
小龙虾五月瘟如何防控
5月份来临之际,很多人养虾户最怕的就是 “五月瘟”,一旦出现,危害极大、损失极重。主要表现:死率强,一旦发病,很有可能全军覆没。传播迅勐,一周内全池龙虾均可感染。致病因子多,池塘水草
0评论2023-04-181421
小龙虾养殖前期用药情况的6大误区
在养殖小龙虾的过程中,难免会因为各种情况而去使用到一些药物,而在这一过程中,很多养殖户在使用的时候往往会陷入一些误区!【误区一】盲目跟风,人防我防;很多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虽然有比较
0评论2023-03-29287
小龙虾的疾病要提倡以防为主
“以防为主,防重于治”,是防治小龙虾养殖疾病的基本方针。强调疾病的预防,对人工养殖小龙虾特别重要。1、因为小龙虾疾病的发生初期难以被及时发现,当患病后的小龙虾被龙虾养殖者发现时,往
0评论2023-03-13286
龙虾为什么要掰断自己的腿(龙虾为何会掰断自己的腿)
龙虾是一种具备独特魅力的水生动物,其在水生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龙虾掰断自己的腿的现象,那么龙虾为什么要掰断自己的腿呢?一、龙虾腿部结构的特殊结构龙虾
0评论2023-02-08422
小龙虾蜕壳顶壳伤亡90%的原因
螃蟹蜕壳再重新形成新壳需要大量的能量,蜕壳后的螃蟹又是最弱小的时候,就像我们女同志生孩子一样,是一个艰难的生理蜕壳活动。从老壳里蜕出来,再重新生成新
0评论2022-11-25307
如何预防小龙虾产区出现大面积死亡
现在的温度逐步的上升,小龙虾本身也处于一个快速生长的时节,实则一切平和,但其实暗部波涛汹涌、隐患无穷!结合五月份对全国众多的小龙虾养殖户的回访,笔者发现今年的情况仍不容乐观,多地持
0评论2022-09-29295
小龙虾“五月瘟”发病弧菌病害的防控措施
小龙虾养殖进入五月,一项重要的管理就要及时的提上日程了,温度上升的很快,加之池塘的底质环境、以及水草(伊乐藻的不耐高温)的老化,众多环境的变化将造成一个共同的结果就是——弧菌爆发!
0评论2022-09-2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