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美食做法首页 美食做法分类 切换频道

通江一稻田养殖小龙虾带动十多名贫困户致富

2023-10-07 23:12820

巴中晚报讯(记者 柳力天)多年来,水田种稻这种单一的农业生态系统,是水田利用的主要模式,而通江县三溪乡金碑村村民李明大胆尝试了稻田养殖小龙虾技术,零农药、零施肥、零添加,通过“稻渔共生”实现“一田双业、一水两用、一季多收”,种养收入翻番。11 日,晚报记者采访得知,李明通过奋斗每年纯收入上百万,还带动了村里十多名贫困户致富。

小龙虾养殖前景分析_小龙虾养殖前景分析_小龙虾养殖前景分析

李明

首次试水亏了近30万

今年45岁的李明此前在北京务工,2014年回通江老家时发现,村里大片水田完成水稻收割后,会闲置荒废好几个月,便萌生了在稻田里养殖小龙虾的想法。2014 年,李明放弃在北京工作,到江苏连云港等地考察学习,同年回到三溪乡金碑村承包了10亩稻田,养殖小龙虾。

“稻田养殖小龙虾是一田两用。种一季水稻,再利用水稻收割后的水田闲置期养一季小龙虾,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增加收入。”李明说,稻田水清、有水草,且水中微生物多,非常适宜小龙虾生长,喂养方便,而且小龙虾生长周期短,每两个月就可以收获一次。

然而,成功并非一蹴而就,李明首次尝试稻田养殖就遭遇了失利。2014年,一场大暴雨来袭,李明养的成品虾全被冲跑,损失接近 30 万元,他心疼得直掉眼泪。 “我回家睡了一天一夜,没吃没喝。”李明说, “吃了亏,就要改进方法。我后来仔细思考,虾被冲跑是因为稻田周围的围栏不够高,于是我就加固加高了围栏。”不久后,新的问题又来了。 “农村有很多白鹤,经常会来稻田捕食小龙虾。”李明便在稻田周围安装扩音喇叭驱赶,这个方法果然奏效,偷吃的白鹤少了很多。

年入150万还成立合作社

如今,李明承包的稻田扩大到了110 亩,一亩稻田放 100 斤种虾苗,两个月后能收成品虾400多斤,一年可收获6次,年利润约 150 万元。 “今年收益非常可观,现在稻田养龙虾,每亩小龙虾年收入 1 万多元。”如今,李明养殖的小龙虾不但在巴中市场占据一席之地,还远销成都、广元、南充等地。为了扩大规模,他成立了文明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解决全村 10 多个贫困户就业。 “贫困户在合作社工作,月工资是 2000 多元,负责看护稻田,养虾捕虾。”李明说,他希望通过努力能够帮助更多的人走上致富路。

(本报记者 柳力天)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