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苗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分为全杀及半杀
全杀是整个池虾苗全杀掉,杀3/4的塘口,比如4个塘杀3个留一个池不杀,然后将未杀的塘口虾苗转塘分散到杀了的三个池养殖,都能出大虾。也可以杀2/3塘口,三个池杀2个留一个转塘。我们说一个虾苗塘可以一拖三或者一拖五,意思就是一个苗塘的苗可以供3至5个池刚刚好,这要看苗的数量。空塘投苗通常7000至10000尾苗是合适的。具体操作是:塘口降水至环沟,以环沟面积亩用氯氰菊脂20至40ml稀释喷洒,苗死后用碱性解毒剂解毒,最后试水后放苗转塘。
半杀的方法就多了,比如用加重杀虫的方法,加重清塘(生石灰或漂白粉等)的方法,氯氰菊脂局部杀的方法等,都可以杀掉一部分虾苗,但我不推荐,可控性不强,不是老手不要采用。
水产养殖网:今年的湖北很多地方的稻虾已经开始接近尾声,养殖户普遍抱怨没有赚到钱,您这边目前的销售情况如何?据了解虾宝基地,还有一些塘口,您一直不让起捕或控制起捕的数量是何原因?后期的小龙虾价格行情您如何看待?
陈 居 茂:今年绝大多数养殖户由于塘口密度太大,很难养出商品虾,收益远不如往年,很多人处于放弃状态,直至现在放水整田,期望后期水稻赶点本。今年虾价呈现两个极端,小虾便宜无人要,大虾贵却供不应求。
我的感觉是今年大虾好销,价格同比高于去年同期水平,就我们潜江虾宝公司而言,今年5月小龙虾销售额是170万左右,与去年同期持平,今年5月均价15.7元,去年5月均价14.2元,同比高1.5元,后期同比可能更高。我对今年中后期行情有信心,今年好于去年,关键是要养出好的大虾!另外,今年随着大量稻虾的结束,大量蟹塘虾的退出(专养蟹),还有大部分精养塘的失败,存活下来的虾塘比较少了,后期有可能造成极度缺虾,将虾价推升刷新。后期虾价上涨应该是大概率事件,我很期待。
至于我决定虾宝基地一部分塘口不挂笼,按着不动,不是为了赌价格,而是为了保客户。我们的客户都是全国有名的虾店,如何保证供应不断货是我今年主要考虑的问题。考虑到后期可能极度缺虾,我们要极早谋篇布局,保证足够的存塘虾来应对,今年除了要赚钱以外,还要赚客户!虾宝的虾倍受青睐,各虾店都伸出了橄榄枝,但是我不仅仅满足于此,通过今年一仗,我要让选择我们的客户明白,选择了虾宝,不仅仅只是选择了放心,更是选择了保障!这样,我们合作的基础才会更牢靠,话语权才能更充分。
水产养殖网:今年的特殊情况,对于普通养殖户来说可以是困境,您有哪些建议给养殖户呢?
陈 居 茂:今年的疫情的确对小龙虾的养殖和销售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最直接的影响是两个方面,第一个是早期的投入品“进不来”,一定程度影响了小龙虾生长,本应早长大的那部分虾没长大,与后面出来的苗迭加爆塘。第二个影响是消费疲软后行情低迷,严重挫伤了大家的极积性,选择放弃管理和投入,造成了恶性循环。只有极少数勇于投入不放弃的养殖户最终迎来了春天。
我给大家的建议两点,一是不放弃,任何时候都要从困境中看到希望;二是努力学习技术,今年才是真正检验养殖水平的一年,努力提高技术水平才能增加抗风险的能力。
水产养殖网:从事虾蟹养殖的都知道,水草在小龙虾的养殖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但很多养殖户在进入5月以后,水草就会烂根、死亡甚至坏水影响龙虾生长,您在虾塘保草方面有哪些成功的经验?
陈 居 茂:水草在虾蟹养殖过程中的作用太重要了,这点大家都明白。如何管护好水草不是三言两语的事,但方向性的我还是可以说几点,一是要从种单一种类水草向复合性水草转变,几种草搭配效果更好;二是要重视疏通和打草头;三是要及时处理挂脏;四是尽量少用化学类药物多用微生物类产品。
水产养殖网:今年大规格的虾,依旧抢手,但库虾价格凉了养殖户的心,但目前有个好现象,目前针对库虾加工,虾尾的线上销售可以说是同比往年几何增长,您怎么看待这种现象?加工段是否是大量小规格龙虾的最终解决方向?
陈 居 茂:今年大虾行情一直好。小虾行情初期的确太差,伤了虾农的心,这是事实,但随着线上销售的火爆,冷库开始大量收购加工,后期形成了抢货的局面,小虾一路看涨。今年的线上销售为养殖户帮了大忙,可以肯定地说,未来电商会成为拉动小虾收贮的主力军。
水产养殖网:有人说虾农之间要成立一个自己的区域联盟,掌握主动权来进行收购、销售,来应对市场价格行情波段,目前是否有类似的组织机构出现在您的身边,他们都在做着哪些工作?
陈 居 茂:养殖规模饱和后,会进入一个剧烈振荡调整期,养殖端利润空间被大大压缩,再不是过去有虾就赚钱的年代了,养殖户如何降本增效抗风险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抱团发展是个方向,联合采购投入品可以降本,抱团销售可以增效。
比如说中国水产养殖网平台,授渔联盟,虾宝论坛等平台和微信群,都有商家的投入品直销,群友既会员,享受打折,这都是在帮大家降本。还有像小二报价,小龙虾报价行情等平台,及各种微信群,把养殖户和批发商采购商及冷库都对接起来,都是在帮大家疏通销售渠道减少中间环节,争取利益最大化,这是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