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养殖技术首页 养殖技术分类 切换频道

小龙虾养殖生产注意事项

2019-08-31 14:182990网友投稿

  春天来了,气温逐渐上升,并且伴随着春雨,冬天生活在洞穴里的亲虾大量出洞。由于水体总相对洞穴种食物丰富,水温的升高,仔虾已开始散落池中自由生活,池塘水体中养殖密度迅速增大。从我们对扬州、盱眙多个示范点进行实地考察,发现小龙虾仔虾已大部分脱离母虾,针对这一现象,养殖生产上要注意以下事项,确保今年小龙虾养殖有一个好的开头。

  1、及早投饲,提高亲虾质量和幼虾成活率

  小龙虾食性杂,植物性和动物性饵料均能摄取,在春天通常在水温10℃以上就开始觅食,而且比较贪食。在我们这次考察过程中发现,大多数养殖户均未开始投喂饲料。亲虾在度过一个缺乏食物营养冬季之后,需要大量的食物和营养来育肥和生长,幼虾的发育也需要大量的食物。饲料的不足易造成亲虾体质减弱,引发病害而死亡,也易导致相互攻击残杀现象的出现,因此,在这个养殖期间,要加强投饲管理。

  (1)保证饲料质量,早春期间越冬虾体质相对较弱,通常可投喂蛋白含量较高的配合饲料(如河蟹饲料),适当搭配一些鲜活杂鱼、螺蛳等,以提高亲虾的丰满度和成活率,满足幼虾的生长需要。

  (2)投饲量要适量,早春水温相对还是较低,克氏原螯虾吃食相对少。投饲量要适度,由于池中虾的数量难以估算,可根据天气情况投喂,晴天,多投喂,阴雨天,少投喂,投喂量控制在2小时吃完为宜,同时增投一些麸皮、玉米等供幼虾摄食;日投2次,早晚各1次。

  2、注意天气变化,适度提高池塘水位

  经过一个冬季的枯水期,大部分养殖小龙虾的池水在冬季都降得很低,随着气温的升高,大量亲虾携带着幼虾出洞。一方面养殖水体很小,空间有限,易引起小龙虾的相互争夺空间资源、食物等。另一方,时初春季,天气晴雨突变,昼夜温差较大。此外,如果遇北方强冷空气南下,气温还会骤降,将给小龙虾幼虾带来严重伤害,甚至批量死亡。因此,注意冷空气来临,适度提高养殖水位,保持水温相对稳定。

  3、加强水质管理,及时施足基肥

  早春水质清瘦,水中饵料生物少,对幼虾而言,浮游生物是幼虾的优质饵料,能加速幼虾的生长,提高成活率;适当施肥,培育浮游生物有利于苗种培育。同时,随着水温的升高,清瘦的水体易暴发丝状藻类,尤其是新挖塘口,丝状藻类的发生率很高,提高养殖水体的肥度,能有效地抑制丝状藻类的发生。池水pH值保持在7.5~8.5之问,透明度为30-40厘米。

  4、及时补植水草,加强养护管理,

  养好虾,先养一塘草,早春水草开始萌芽,易受到克氏原螯虾的摄食。因此,要加强饲料的投喂,减少螯虾对嫩芽的吃食,适度施肥,确保水草萌芽生长,对于一些水草较少的塘口,要及时种植苦草、伊乐藻、水花生等,水花生移栽时要沿边贴放。

  5、及时捕捞亲虾,苗种分池饲养

  三月中旬补水后,经过十天左右的精心投喂,幼虾已基本脱离母体。此时,应及时捕出亲虾上市或者另择池塘继续育肥后上市。此种做法可有效的防止因多种因素引起的大虾吃食幼虾的现象发生。

  幼虾的生长速度很快,水体空间会因为幼虾的快速生长显得越来越不能满足幼虾生长的需要,尤其是对于老池塘,会出现第一年留存亲虾量估算不是十分准确,翌年发现存糖量很大的情况,此时要及时对幼虾进行分池饲养,既能保证幼虾的快速生长,又可以避免因密度过大而相互残杀,达到提高苗种存活率的目的。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吃小龙虾与横纹肌溶解症有必然联系病例有关
湖北:疑因吃了大量小龙虾 年轻男子患上肌肉溶解

0评论2024-05-021263

小龙虾养殖场选址时应根据生物学特性来选择
当阳市小龙虾苗养殖合作 大多数人认为,小龙虾适应性强,在污水沟也能生存,什么地方均可进行龙虾养殖。其实不是这样,淡水小龙虾在恶劣的中虽然能够得以生存,但基本不会蜕壳生长

0评论2024-05-011311

波纹龙虾的生物学特性和工厂化养殖技术作介绍
健康养殖一海水篇实习编辑陶世雨我国龙虾资源比较丰富,在温带、亚热带、热带海区都有分布,尤其是热带海域最多。龙虾隶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龙虾科。已知全球共有龙虾属种类19种

0评论2024-05-011251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DB43/T634畜禽水产养殖档案记录规范
小龙虾工厂化人工繁育技术规程1

0评论2024-05-011328

室内零排水澳洲淡水小龙虾工厂化繁育方法
栏目编辑宋迁红培育苗种019.9笔者通过对澳洲淡水小龙虾室内繁养殖技术的研究及相关资料的查阅,总结出一套经济、实际可行的室内零排水澳洲淡水小龙虾工厂化繁育方法

0评论2024-04-301325

WordPAGE1小龙虾工厂化提早育苗技甫!!
小龙虾工厂化提早育苗技术.docx,Word PAGE 1 PAGE 1 小龙虾工厂化提早育苗技术 小龙虾相宜的生长水温普通在每年的春秋二季,而秋季主要是繁殖时节

0评论2024-04-301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