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行业资讯首页 行业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南果北种 小龙虾饲养 特色种养如何助农增收?且看汤原“致富经”

2022-09-27 11:044250

采摘芦笋。

无花果。

大黄桃。

“媒体助农”拍摄现场。

□文/摄 本报记者 吴玉玺

金秋丰收季。在汤原县,与田地里稻谷一同成熟的,还有全县特色农业种养的大黄桃、无花果、芦笋、小龙虾……

在汤原镇东大桥村果蔬产业园,村书记赵云刚送走一批采摘客,“这波客人采摘了13箱黄桃,都是回头客。”赵云笑着说,今年采摘园生意特别好,有来自周边村镇的,有从佳木斯市里过来的。

全县的合作社和种植户都忙着迎丰收,点点喜悦萦绕在他们心头。而这正是汤原县发展特色种养农业结出的累累硕果。

秋果飘香带火采摘游

“今年桃子长得特别好,个大饱满,果味十足!”种植大棚里,赵云摘下一个圆鼓鼓的大黄桃说。

佳木斯市民孙丽丽特地从市区开车过来。“之前是来体验采摘的,没想到黄桃这么好吃,这回摘了两箱,回去分给家人和朋友。”

据了解,2019年汤原县投资420万元兴建了这个产业园。东大桥村通过全村土地统一流转集约生产,在园区大力发展果蔬采摘产业和农作物种植,当年就带动村里的脱贫户增收500元。

走出种植大棚,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摆列整齐的盆栽果。为了更好地发展采摘业务,园区今年栽种了近5000棵盆栽的苹果树和海棠果树。

“再等十多天,果子又脆又甜。成熟后,一部分卖到周边超市和水果店,另一部分留在果盆里等待游客采摘。”赵云说,盆栽果一盆预计可以卖到80元左右,今年收入能达到40万元,效益非常可观!

在西大桥村的雨林无花果采摘园里,也是一番热闹景象。采摘园负责人刘春雨正忙着为客人采摘的无花果打包。刘春雨是回乡创业的研究生,三年前,她带着南果北种的梦想,将无花果种在了家乡土地上。如今无花果长势越来越好,采摘生意也越来越火。记者在两座种植大棚里看到,每棵无花果树上都结满了硕大果实,顾客们络绎不绝。

“随着大家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水果的营养需求也越来越高,无花果具有清热生津,健脾开胃,解毒消肿等功效,受到大家的喜爱。目前看,无花果的采摘前景特别好。”对于未来采摘园的发展,刘春雨十分期待。

农民增收另辟蹊径

在汤原县,小龙虾、芦笋等特色产业遍地开花。

走进胜利乡汤原县龙虾养殖示范基地,几个大池子里养殖着不同种类的小龙虾。张祥龙是当地负责产业发展的工作人员,他举着手电筒照向池子里,几只小龙虾聚在一起,看到光源后四散躲到暗处。

张祥龙介绍,今年胜利乡通过市场考察和深入研究,结合汤原县脱贫产业基地优势,与大连森佳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发展龙虾养殖产业,并将其定位为示范引领与经济效益并重的产业基地,着力打造成引领汤原县的特色产业项目。

据了解,龙虾养殖示范基地共建设了25亩虾塘,可投入种虾22万只,每尾种虾可繁育200只虾苗,年产4000万只小龙虾种苗,成熟后将统一销往东北三省等地,年产值可达到2000万元以上。

“未来,胜利乡还将发展虾稻米,将养殖到一定阶段的小龙虾放到稻田里,通过循环养殖种植水稻。由于不需要使用农药化肥,因此虾稻米是纯绿色有机水稻,每亩稻田可增收3000元左右。”张祥龙说。

在汤旺朝鲜族乡红旗村,村里刚刚结束了今年的芦笋采摘工作,但在汤原青青草芦笋种植专业合作社却依旧忙碌。村支书尹玲玲与芦笋种植产业带头人陈星珠站在种植基地前,商量着明年如何扩大芦笋种植面积,抢抓市场份额。

据了解,汤原县汤旺朝鲜族乡红旗村芦笋种植基地拥有一栋500平方米的芦笋育苗大棚、15000平方米芦笋种植基地。通过“党支部+合作社”的发展模式,由致富带头人发挥引领作用,带动入股村民增收致富。

谈及芦笋产业发展,尹玲玲表示,芦笋是种一年连续收获多年的作物,也是一项能够实现长期收益的产业。同时,芦笋具有预防高血压、心脏病、冠心病等功效,还可以制成中药材,很受市场青睐。

陈星珠介绍,今年采摘期,收获芦笋超过10000斤,销售到周边的饭店餐饮业,累计收入达117000元,可为入股村民分红57000元。未来,合作社要将芦笋种植业发展为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化、品牌化的产业,持续带动村子增收致富。

“媒体助农”打开销路

结出好果子,如何卖上好价钱?这是刘春雨和陈星珠等人一开始遇到的难题。“一开始没销路,我们只能一车车拉着去佳木斯市区批发市场卖。”刘春雨说。

销路难解的局面,在汤原县开展的“媒体助农”活动中得到了化解。

偶然间,刘春雨在“今日汤原”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上看到了“媒体助农”栏目,里面一个个宣传片生动形象地展示全县各地的农产品。

刘春雨于是联系了“媒体助农”栏目寻求帮助,经过一天的拍摄和制作,无花果产品的宣传片在“媒体助农”栏目上线了。

连着几天,刘春雨便接到十多个电话,“有的是联系我预约采摘,有的是咨询价格,还有的问我可不可以直接邮寄……”接完电话,刘春雨觉得有希望了,“我当时觉得浑身充满干劲,心里想着一定要把无花果种植干下去!”

在芦笋的丰收季,陈星珠也找到了“媒体助农”栏目,随着芦笋的宣传片上线,他也陆续接到了很多合作电话,“方正县、阿城区的企业都来电寻求合作,‘媒体助农’栏目很有效果,真心实意给栏目点赞。”陈星珠说。

汤原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李楠介绍,自2020年4月,汤原县委宣传部在胜利乡通过媒体宣传的方式帮助当地村民售卖因疫情影响积压的婆婆丁起,连续3年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平台、视频号等形式,为品质优、有特色的农特产品开展宣传,先后推出香兰镇羊肚菌、红光村西瓜、太平川人参等农特产品30余期“媒体助农”稿件。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一季红”→“四季鲜”,蚌埠小龙虾的传奇跃升
  随着蚌埠“小龙虾第一城”的金字招牌响彻大江南北,蚌埠也在全国美食版图中占有了一席之地,吸引了无数饕餮客和旅行达人来蚌嗦虾。曾经,小龙虾只是夏日限定的味蕾狂欢,如今,蚌埠小龙虾已

0评论2025-03-2146

夜宵顶流”新鲜上市!自贡贡井区龙潭镇小龙虾迎来丰收季
  自贡贡井龙潭镇的小龙虾养殖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丰收季。清晨的虾塘边,养殖户们忙碌的身影与欢笑声交织成一幅生动的丰收画卷。一笼笼鲜活的小龙虾被捞出水面,经过分拣、装箱后,迅速运往各地

0评论2025-03-2146

​海南小龙虾 “鲜”声夺人“卷”向全国餐桌
《海南日报》2025年3月20日A04版版面图  打破季节“天花板”,海南小龙虾拉开全国鲜活小龙虾上市序幕  小龙虾界来了新卷王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陈彬  “哇!这一笼抓起来的几乎都是‘炮

0评论2025-03-2148

直击南县小龙虾养殖基地:虾在稻中游,稻虾两相欢
7月,正是夏日炎炎、骄阳似火的时候,小龙虾登堂入室,成为街头巷尾的必点美味。在湖南的夏夜,大小烧烤摊翻腾着烟雾,鲜红的卤虾摞成小山等食客挑选。曾有人戏言,长沙人一年吃虾相当于“吃掉

0评论2023-07-18444

“让更多湖北小龙虾走进非洲” 鄂非农业领域经贸合作活跃
华声在线7月2日讯(全媒体记者 刘奕楠)6月30日,中国湖北-非洲农业领域经贸合作论坛在长沙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近年来,鄂非农业领域经贸合作十分活跃,农产品贸易规模逐年递增,截至目前,境

0评论2023-07-04500

衡阳县:膘肥体壮“小龙虾” 撬动乡村“大产业”
(通讯员 何衡 张兴宇 廖辉煌 记者 宋美君)眼下正是小龙虾生产销售旺季,在衡阳县岘山镇易市村泓银生态农业综合种养基地里,养殖户们忙着捕捞、分拣、销售小龙虾,每天即收即卖,供不应求。养

0评论2023-06-16514

江西永修县小龙虾“变身”富民大产业 推进农旅融合发展
入夜之后,虾客天下美食街高朋满座,迎来八方食客。 袁勃兴 摄中新网江西永修6月14日电 题:江西永修县小龙虾“变身”富民大产业 推进农旅融合发展作者 叶青 袁勃兴 袁汝晶仲夏六月,万物华实

0评论2023-06-16479

小龙虾 “抢鲜”大市场
6月14日,在泗洪县半城镇缤纷泗洪小龙虾生产车间即食小龙虾加工区,工人正在包装刚出炉的小龙虾。据悉,缤纷泗洪小龙虾产业化联合体,总投资5000万元,今年入夏以来,小龙虾喜获丰收,即食小龙

0评论2023-06-16469

内江市中区:稻田里养小龙虾 “蹦出”大效益
四川新闻网消息 近年来,内江市市中区积极探索科学种养新模式,建立“水稻+小龙虾”种养示范基地,实施互补式种养模式,满足群众饮食需求,促进乡村振兴。近日,在永安镇尤正金家庭农场养殖基地

0评论2023-06-09478

高校厨王争霸冠军获5吨小龙虾
近日,武汉高校食堂争霸赛结果出炉。华中科技大学东一学生食堂获得本次比赛的第一名,奖品为5吨小龙虾,以10000张消费券的形式陆续发放到同学们手中。网友:擅长理工科的学校开发了厨艺技能。(

0评论2023-06-09423